4月8日,煤炭分公司团委组织的各下属单位文秘、通讯员、摄影爱好者共数十人,去神木杏花滩采风。由于时间充足,所以有人建议能不能再去二郎山看看,在打问到上二郎山团体不需要买门票的消息后,领队欣然同意了大家的意见。因二郎山就在县城附近,车到神木后,我们就直奔山上而去。
其实二郎山我已经上过两次了,一次是89年从韩城矿务局刚调到神府公司时去过一次,另一次是去年在神木看病,一位朋友说二郎山有一处地方道士算掛很灵,不妨上山抽上一签,我听从了朋友的建议,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去了一次二郎山,并写了一篇《二郎山游记》,由于那次没把二郎山游完,那篇游记也只写了半截。因这次采风每个成员都要有作品,乘着这次机会,何不把这篇没写完的游记继续写完呢!所以,带着一份完成任务的心情、带着一颗对佛祖的虔诚膜拜,在同事们高涨劲头带动下,我也忘了自己因颈锥病引起腿抽筋的疾病,抖擞精神重上二郎山。
二郎山位于神木县西侧,山脚下的北则,即是逶迤曲折的窟野河。站在神木大街上,能清楚地看到蜿蜒起伏的二郎山如同一条腾飞的巨龙横亘眼前,山巅上的群庙顺着山峰一字排开,各种庙宇错落有致、造型各异、飞檐翘角,琉璃碧瓦,在阳光的照射下金碧辉煌。
二郎山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据山下矗立的广告牌“二郎山概况”介绍,二郎山始建于明正统八年(1443年),大多数庙宇修建于明正统至万历年间(即明代最鼎盛时期),距今已有近570多年的历史。正德十三年(1518年),明武宗皇帝朱厚照巡幸神木,观其山形如笔架,故赐名笔架山。由于此山双峰兀起,形若驼峰,当地人又将此山称为驼峰山。
据当地人讲,因为有二郎山的存在才逐步有了神木县城的存在。明英宗正统年间,神木县城还在店塔附近的杨家城,因杨家城地处边塞要冲,无屏障保护,如遇敌来攻,很难坚守,加之城内缺水、物资匮乏,这里只宜军队驻守,不宜黎民百姓安家,于是县官员们开始寻找更为安全、“风水”更好的宝地来另筑县城。当他们来到二郎山下,看到此山蜿蜒险峻,如同一条腾飞的巨龙,龙首昂然向南,气吞万里如虎,山下是奔腾不息的窟野河,窟野河也如同一条游动的巨龙,带着蒸云霞蔚漫延山川,吐纳着紫气东来的万千气象。有这两条“龙脉”屏障,这里才是理想的风水宝地。于是,县官们便把县城从杨家城迁移到了这里,从而神木县城就在二郎山下定居下来。据“神木县志”记载:“明英宗正统八年(即1443年),神木县城自杨家城迁至川口”,“川口”就是现在的神木县城。
二郎山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在很古老的时候,流经古麟州的窟野河里有一头水怪,水怪经常兴风作浪,搅起洪水四处泛滥,当地百姓深受其害。玉帝知道后就派二郎神杨戬肩挑两座山来镇压窟野河水怪。从此窟野河水害再也没有发生过。当地百姓为了纪念这位二郎神,就在这座山上修建了二郎庙,并将此山称为二郎山。
二郎山呈南北走向,整个建筑群分布在前后相距1公里多的山脊上,前后分布着100多座殿、庙、亭、阁,主体建筑依次有地藏洞、八仙洞、张公祠、浩然亭、古佛洞、二郎庙、龙母庙、三教殿、财神庙、祖师庙、观音殿、玉皇阁、真武大殿、西岳庙、娘娘庙、山神庙等。整个建筑融儒教、道教、佛教为一体。这些名胜古迹,依据陡峭的山体顺势而筑、依山而建,疏密相间,形体各异,气势磅礴,蔚为壮观。其间尚留有很多名人的石刻题字,这些石刻,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来到二郎山下,台头仰望,昂首屹立的“驼头”气势雄伟,气度非凡。山顶绝壁的牌子上“二郎山”三个雄伟有力的黑色大字便映入眼帘。沿着三百六十多级陡峻的石阶拾级而上,第一个看到的便是高大威武的半月山门楼,门楼正面刻有一幅对联:“海到无边天是岸,山登绝顶我为峰”。这是民国时期神木著名诗人、书法家王雪樵所留。看到此对联,让人感觉到站在山巅上蓝天就像大海一样无边无际,我就像山峰一样高大挺拔。此对联更增添了人们对登山的向往。
过了山门,再沿着陡峭的山体攀爬,在巍峨险峻、怪石林立、翠柏掩映之处,便是第一个景点----地藏洞石窟。
地藏洞石窟凿于明代初期,坐北向南,洞深7----8米,高3米多。窟顶藻井雕有浅浮龙凤花卉等。门壁东、西两侧有壁画“看经诵文积善图”与“判官贪淫酒色图”,每图都是精雕细凿,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人物动作、文字形象全是教育人们要惩恶扬善、尊老爱幼、不淫酒色、不做伤天害理之事等内容,很有深刻的教育意义。传说地藏洞也是二郎神储存美酒的地方,因二郎神酒量很大,一天要饮好几斤酒,为了便于他时刻能有酒喝,人们便在登完陡峭的台阶后坐下来缓口气的地方凿了这个地藏洞,储上美酒,以备他随时饮用。
过了地藏洞,便是第二个景点——八仙洞。八仙洞位于半山腰处,地势险要,两边是陡峭的山崖,深不见底,站在这里往上看或往下看都让人头晕目眩、心生胆寒。八仙洞利用山岩峭壁开凿而成。汉钟离、吕洞滨、铁拐李等神奇人物腾云驾雾,或立或卧,雕刻形象奇妙,活灵活现。古代劳动人民的巧手智慧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八仙洞也有一个神奇的传说,相传当年八仙云游天下,路过神木,听说二郎山很有名,于是上山游览,正赶上了风沙天气,八位神仙便进洞躲避,没想到此洞旁边就是二郎神洞藏神酒的地藏洞,八位神仙打开地藏洞,搬过酒来痛饮一场,喝的酩酊大醉,躺在洞中醉睡了整整三年。待八仙离开此地后,洞中石壁上隐隐约约留下了八仙的身影。
游完八仙洞,沿着“乙”之路再向前走便是张公祠。张公祠是座独祠,没有耳房陪殿,没有院落,建筑也不高大,是明代大同总兵张坚为其父亲张锐所建。张锐是神木人,行伍出身。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英宗朱祁镇亲征蒙古瓦剌部落,张锐随驾出征,结果在北京怀来县附近的木土堡兵败,英宗朱祁镇被俘,张锐在战役中舍命护驾,最后战死。后来英宗复位后,追封张锐为光禄大夫,诰封遗孀章氏为一品夫人。张锐的儿子张坚、孙子张刚、曾孙张斌世袭爵位。子孙中几乎人人献身疆场,一门忠勇,是神木继杨家将之后的又一英雄家族。张锐死后,张锐儿子张坚为追忆父亲的功绩,而在此建了这座祠。传说在明清时期,张家后人都要在张锐忌日这天上山祭祀,由于张家是名门旺族,亲友众多,每到祭祀这天,光张家亲友就将二郎山挤得水泄不通。如今二郎山每年的四月初八和六月二十二庙会,据说也是与张家当年搞祭祀留下来的活动有关。
接下来是浩然亭。浩然亭是一石窟外加雨檐依山而建,是1939年仲秋抗日将领何柱国与一帮抗日热血志士在此共誓抗日决心而修建的,门额上有何柱国亲笔题写的“天地正气”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亭子里石窟的墙壁上有很多名人志士留下的抗日诗句和题跋。浩然亭大门是朱红色的,寓意这里是红色革命传统教育的地方。如今两扇红门已经斑驳脱落,然而它依旧静静地站在那里,向人们叙说着它的久远。
在浩然亭内外驻足,一股爱国激情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