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节期间,在网上看到一则关于我们老家的消息:由《人民日报》主办的国家人文历史微信网“中国名面大比拼”评选活动中,陕西岐山臊子面从全国各地选送的20种名面中脱颖而出,再度夺魁。这也是陕西岐山臊子面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面食”评选活动中夺得第一名后,再次为陕西获得荣誉。
陕西是面食者天堂,也是中国面食的发源地。我们常说的陕西面,通常指的是关中地区的面。在关中,你总能找到最适合自己吃的那碗面。想吃辣?油泼面。想吃酸?浆水面。想干拌?杂酱面。想带汤?蘸水面。总之,在关中,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面食都会让你胃口大开,回味无穷。
说起面条,就离不开的小麦,小麦原生产于西亚(既现在的土耳其、伊拉克、伊朗一带),大约4000年前经西域传入中国。但小麦传入中国之后并不被人们接受,原因是千百年来我们的老祖宗们主要以黍(糜子)、粟(小米)这些食物为主,麦粒嚼起来实在费劲,所以人们并不喜欢吃小麦。小麦在秦汉时期开始开疆拓土。彼时的陕西,是中国的中心,那么多人吃饭可是天大的事。有书记载,董仲舒曾向汉武帝建议“有水灾郡种宿麦”,以满足口粮的需求。所以,从汉代开始,小麦便在陕西关中大面积种植,之后,迅速在中国北方地区广泛推广。同时,石磨又送上神助攻。磨成粉的小麦,不仅口感远胜谷子、糜子,还可以加水之后做成各种形状的食物。人们开始乐于吃这种用面粉做成的各种面食了。
陕西盛产小麦,自然陕西人便以面食为主了。陕西人外出如果三天不吃一碗面,总觉得不舒服,尤其是男人,一天不吃面,如同丢了魂一样,若是十天半月外出,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来碗面,连吃几天都不烦。
而在众多的陕西面食中,最有名气的当属岐山臊子面了。
据记载,在古时的周代,周人由豳(bīn)(今陕西彬县、甘肃平凉一带)迁至岐之周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县),在渭河边和北原上繁衍生息。后渭河有一恶龙为祸,大旱三年,民不聊生。周氏族人不忍离开经过数代开拓出的家园,奋起反击,大战七日才将恶龙杀死,饥饿的人们为庆祝胜利,将龙宰杀煮成臊子,将擀成的面条相拌集体食之,觉得鲜美无比。于是在以后庆祝胜利时,便用猪肉代替龙肉做成臊子面以示庆贺。后来扩展至其他节日和祭祀。这臊子面也渐渐传开,一直流传到了现在。如果要从那时算起,岐山臊子面至今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
岐山臊子面“面白薄筋光,油汪酸辣香”,尤其在关中地区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地位。
陕西人爱吃面,在关中各市、县、镇的大街上,不管走到那里,都能看到”岐山臊子面“的招牌闪耀在眼前,面馆比其他饭馆多是关中人生活的一大特色。据不完全统计,陕西面食有近60多种!来陕西旅游吃面一天一个样,两个月都能吃到不重样的面条。
陕西人吃面喜欢“蹲”着吃,吃面从来不嚼,不管是干面汤面,端起碗吸溜一声咽进肚里。特别是关中一带,尤其是农村人喜欢用一种口径近1尺的青花瓷大碗,比脸盆小一点的”老碗”吃饭,一到吃饭时间,村头,庄前,树下男人们端着“老碗”蹲在一起,津津有味的边吃边拉着家常,在一阵吸溜声音中享受着吃面的快乐。
岐山臊子面是关中一带招待客人的“主菜”,新媳妇过门,孩子生日,老人祝寿,通常都以臊子面招待客人。旧时,陕西农村还有这样的习俗:新媳妇过门的第二天,要在婆家举行一个隆重的擀面仪式,新媳妇当着客人的面上案擀面,以测试是不是合格的媳妇。技术高超娴熟者,擀出的面厚薄均匀,切条细长,下到锅里不会断裂,这样的新媳妇,才能赢得大家的赞誉。
陕西人对面情有独钟,把吃面不叫吃面,叫“咥面”,“咥”狼吞虎咽之意。一句“咥面”,展示了陕西人豪爽粗犷的生活习性,展现了陕西人淋漓尽致的历史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