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是一座瑰丽华彩的城市,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李白在《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其七》中写道“锦水东流绕锦城”,骆宾王看到“濯锦江中霞似锦”;杜甫闻到“归轩锦绣香”;贯休吟唱“家家锦绣香醪熟”;张祜伫立“锦江城外锦城头”;杜甫千古绝吟“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都是对成都的礼赞。这样一座能被“锦”字形容的城市,该是何等的斑斓和富庶啊!怀揣这对这座城市的好奇,我们一行十几人于2018年的六月踏入了蜀风雅韵浓厚的成都。初见这座城市,就被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蓬勃的现代气息所吸引,它就像是一首长诗,千百年来婉约清脆,浅吟低唱绵延不绝;它也像是一幅画,苍山叠翠百花争艳,蝶飞艳舞遍地风流;它是一条长廊,铺开历史的画卷,处处露出文化的积厚;它是一座丰碑,篆刻着英雄和潮流的先锋;它清丽脱俗时尚古老;它才貌卓绝名满天下。都说到了成都,有几个必看的地方,杜甫草堂就是其中之一。
翌日,我们乘车来到位于成都市西门外的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草堂正门正中有一匾额,上书“草堂”二字,这是雍正皇帝之弟果亲王允礼的手笔。进入正门,溪水环绕,花草葱郁,林木茂密,盎然的生机弥散出雅逸的气息,我顺着小道四处游览竟然在不知不觉中偏离了游览路线,不知自己所踪。四处张望,忽见近处长廊之上坐有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旁边有几位年轻的游览者在询问着什么,上前几步,听到老者爽朗的笑声。看到我们凑到近前,老者站起身说道:“有兴趣的朋友就跟着我走,今天我来当你们的导游,咱们这是缘分呐......”听着老人的介绍,才知道我们所处的位置是“杜诗书法木刻廊”,这里陈列着百余件杜诗书法木刻作品。老人将带领我们从正门的楹联开始讲解。跟随老者矫健的步伐,我们穿行在园内蔽日遮天的香楠林、茂密如云的翠竹苍松间。交谈之余,方知老者姓王名建德,贵庚八十有二,是一名忠实的杜诗爱好者。退休以来,每日来到杜甫草堂研究杜诗、锻炼身体并兼有缘者的免费导游。
王建德老人及为得健谈,对于杜甫及草堂历史如数家珍。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原籍湖北襄阳,是现实主义诗人,诗作流传至今约1400多首。他的诗在艺术上以丰富多采著称,时而雄浑奔放,时而沉郁悲凉,或辞藻瑰丽,或平易质朴。他擅长律诗,又是新乐府诗体的开创者。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其诗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以沉郁为主(这里的沉郁是指文章的深沉蕴蓄)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因其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且在诗歌创作上及思想与艺术方面造诣极高取得了辉煌成就,而被后世誉为"诗圣"。杜甫草堂是他流寓成都时的故居。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入蜀,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涴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称"成都草堂"。“半生落魄已成翁”的诗人,总算有了一处可以遮风避雨、属于自己的暖巢。尽管是有些寒酸而低矮的草堂,但诗人却十分满足与自赏,“背郭堂成荫白茅”,“野老墙低还是家”。为此,诗人在草堂内外开辟了花圃、菜圃、药圃,筑起藤架,建了草亭,还掘井挖塘,颇具乡村田园的秀丽风光,成为诗人一生中最美的精神家园。在此,他居住了近四年的时间,并创作了240多首诗,如《春夜喜雨》、《蜀相》等名篇,其中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现已成为不少地区学生必学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更是千古绝唱,这些不朽的诗篇赋予了杜甫草堂深厚的文化底蕴,使杜甫草堂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草堂现完整保留着清代嘉庆重建时的格局,总面积近300亩,园林是非常独特的“混“少陵草堂”碑亭合式”中国古典园林。其中照壁、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旁配以对称的回廊与其它附属建筑,其间有流水萦回,小桥勾连,竹树掩映,显得既庄严肃穆、古朴典雅而又幽深静谧、秀丽清朗。 在草堂诸多建筑中,历代文人墨客以及新中国老一辈革命家所提写的匾额及楹联,讴歌了杜甫及其不朽的诗篇。
我们从“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的草堂进去,跨过石桥,是一座通堂式敞厅,两壁悬挂有一幅意深语工的长联,上联“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下联“先生亦流寓,有长流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王建德老人讲到:此联原为清代顾复初撰书,可惜早已不存,现在所见墨迹为解放后由著名书法家邵章补写。此联中顾复初将自己的身世和杜甫联系起来,发出感慨,表达对杜甫虽壮志难酬、流寓他乡,却又不忘牵挂苍生、匡世济民的高尚思想情操的敬意,道出了杜甫及草堂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这副对联含蓄委婉耐人寻味,据说,1958年毛泽东同志游览草堂时在这里久久沉思、观赏。敞厅中央是杜翁的一尊铜像,诗人低手捋须、深思苦吟,仿佛那些华章就是这样一首首吟出的。大廨楹联“吏情更觉沧州远,诗卷长留天地间”是同治十一年时任四川总督吴堂借用杜诗,从匡世济民的思想情操和彪炳天地的诗歌成就两方面褒誉了杜甫。叶剑英一九六O年题大廨对联“杜陵落笔伤豺虎,爱国孤悰薄斗牛”来赞美杜甫和草堂。上联借用杜甫赞扬李白的诗句歌颂杜甫以犀利的诗作揭露社会黑暗、抨击贪官污吏。下联意指一生忧国忧民、忠义正气直冲霄汉,昭示于天地之间。穿过大廨,我们来到了史诗堂。过“水槛”,“柴门”迎面而开,柴门楹柱上悬挂着明人何宇度撰写、今人陈云诰补书的一副对联“万丈光芒信有文章惊海内;千年艳慕犹劳车马驻江干。”因为同行的有几个学古汉语文学的大学生,王老就此对联的构思做了大量解说:上联“万丈光芒”出自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诗句“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而“信有文章惊海内”与下联中“犹劳车马驻江干”,则出自杜甫《宾至》诗中“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杜甫诗意思本是自谦:我哪有什么名篇佳作震动天下,空劳宾客乘着马车到江边来访。但何宇度将两句诗各改动了一个字:把“岂”改为“信”,“漫”改为“犹”,整个对联就变成了赞誉之词。在诗词中,哪怕一个字的运用都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唐朝诗人贾岛在《题李凝幽居》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个“敲”字的运用就十分巧妙,最初他写道“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到底是用“敲”还是“推”贾岛犯难很久,后韩愈建议他用“敲”, 既有动作,还有在夜深人静的情境下发出的声音,对于事物的描写更加声情并茂。1953年4月,郭沫若题词史诗堂“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赞扬其忧国忧民的忧乐之志。1959年陈毅元帅参观草堂时以杜诗“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为联并做跋语云:“此杜诗佳句,最富现实意义,余以千古诗人,诗人千古赞之”。过柴门,见“工部祠”。因杜甫曾被授予“检校工部员外郎”之称,人称“杜工部”,工部祠是供奉杜甫雕像的飨殿。悬挂于工部祠的对联“过诗卷遂为唐变雅,仕隐好溪山,迁客骚人多聚于此,草堂应作鲁灵光”,由清代严岳莲撰,陈云诰补书,此联称颂杜甫热爱祖国,一刻也不曾忘记,其大量深刻反映社会动乱、忧虑国家命运、感怀人民疾苦的诗歌,可称得上唐诗诗坛的“变雅”之作。工部祠内正中为杜甫泥塑,东西两侧分别为北宋诗人黄庭坚和南宋诗人陆游,为何要塑黄、陆像来配杜甫,祠内对联“荒江结屋公千古,异代升堂宋两贤”做了很好的解释。
王老抑扬顿挫的解说让我恍惚回到了学生时代的语文课,课上不仅讲解对联也讲解求学、做人的道理。王老对在场的人提出了很多建议,如学习要学风正,注意积累;做事要目标明确,措施具体,狠抓落实、定期削减;重要的是不论学习还是做事都要持之以恒。他告诫我们,人的一生一是要珍惜黄金般的青春年华;二是要珍惜家人的供养和感情;三是要以严谨的高度负责学习态度高效的利用教育资源;四是要珍惜每次的实践活动;五是要珍惜人际交往。想来以王老八十多的高龄讲出这些话,一定是他毕生的感悟。王老说,杜甫居住的草屋就留给我们自己去参观游览,想必大家会有不同的收获。我们与这萍水相逢的热情老人合影留念,依依不舍的道别,踏上了去往杜甫曾居住的茅草屋。跨过一座小桥,摇曳的竹林中闪现出茅屋的屋顶,这是三间低矮的茅草屋,屋内光线幽暗,泥墙的缝隙透出微微的亮光,泥地泥墙的房中放着一张简易矮小的书桌,上面放着笔墨纸砚。伫立在这里,我的鼻间忽然觉得很是酸楚,诗人当年尽管生活困顿不堪,但诗情未曾老钝,就是在这里,诗人与桌为伴,笔歌墨舞,几乎是每日有作,每事有咏,留下了多少华章佳作。他曾坦言“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他也遭逢过“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的无奈;他想着“欲陈济世策”仍“尚想趋朝廷,毫发裨社稷”;他“时危思报主,衰谢不能休”,“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但也是在这里,诗人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这样不顾个人兴衰、荣辱,一心报国的超然高杰心性值得世人钦佩。
惜别草屋,徜徉在诗人无数次“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花径上,这里早已没有了花香,变成了两堵极为气派的赭红色墙夹起的小道。走在静谧幽深小径上,忽感觉似是穿越时空一般有些恍惚。杜甫,其一生正如大唐由盛而衰的命运般崎岖多舛,他在屡次遭受变迁,个人穷困潦倒,流落饥寒,报国无门后依旧失志不移,他忧国忧民,挥毫赋诗,直抒情怀,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表里如一,责任感强的爱国诗人形象,令后世更为敬重。他虽然於当世不得志,但诗歌集大成的艺术成就不仅树立了许多典范,写实的风格更影响了中唐的新乐府运动和宋朝的古文运动。而杜甫悲天悯人的夙昔典型依旧长存於世,深深影响后代的文人,如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及民族英雄文天祥等,皆从杜诗中汲取了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写出了伟大的诗句,更以生命为历史谱出不朽的乐章。难怪唐人韩愈在《调张籍》中直言不讳地讲:“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王安石在《杜甫画像》写道:“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飕飕。 伤屯悼屈止一身,嗟时之人我所羞。所以见公像,再拜涕泗流。推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后之游。”陈毅元帅曾在《吾读》里面说:“吾读杜甫诗,喜其体裁备。干戈离乱中,忧国忧民泪。”朱德元帅也曾题词“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这当是一代元勋热爱杜诗,喜欢杜甫的原因,敬佩杜甫爱国思绪之端倪。杜甫传世之作多达1400余首,有《杜工部集》传世。他的诗能使读者‘知其人’、‘论其世’,起着‘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作用。”杜甫决计是想不到的,在他贫病失意的死后,他曾经多么自信又自负地认为自己“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得到了后世的广泛承认。我们这代人对于杜甫大都怀有特殊的情结,从“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曾是我们最初的文学记忆。今日我们来到了令人向往的“诗圣”居栖之地草堂,更是进一步了解了诗人杜甫及杜诗从古到今对后世的影响,了解到在我国悠久的文学史上,杜甫诗歌的认识作用、借鉴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都是难以企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