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秋要比往年来的急,来的猛,来的突然。这些日子,天空一直阴沉沉的,一场秋雨过后,气温骤降,仿佛一下子从夏季直接进入了初冬。北风吹过,寒气逼人。这个时候,穿上秋裤和外套都会让人冷的浑身瑟瑟发抖。
前几日,下班后,莫名其妙的被突如其来的豌豆粒般大小的冰雹袭击,疯狂“暴揍”一顿后才深刻体会到,原来一贯性情温和的秋也有“大发雷霆”的时候。与夏、冬相比,春、秋只是舒缓柔和的过渡期,并没有给人们感官带来强烈的冲击,所以相比较而言,人们通常对春、秋感觉并不明显。
最近几天,天气也是反反复复,时而温暖,时而阴冷,时而秋阳明媚,时而秋风和煦,时而又秋雨淅沥,秋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古来即有春祭日,夏祭地,秋祭月,冬祭天的说法。随着农历八月份的到来,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来临了!
小时候,听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后,就会在中秋节的晚上,站在自家院子里,静静地抬头望着天上的那一轮皎洁的明月,期待着看到嫦娥和那只可爱的玉兔,还有砍树的吴刚。有时候会看到月亮上有小黑影,就遐想无限,难道那就是抱着玉兔的嫦娥,旁边是正在砍伐桂树的吴刚?头脑中就开始想象着他们的样子,嫦娥自是貌美到极致,玉兔也是十分可爱,甚至连吴刚额头上的汗珠都能看的真切。
那时候,每逢中秋节的夜晚家里还是挺热闹的,丰盛的晚饭过后,母亲总会把西瓜切成莲花状,放在一个大盘子里,里面再放入一些月饼、葡萄、苹果、香蕉、桔子等,然后放到屋子外面的月光下,她说要先让月亮吃,然后我们才能吃,那时甚至天真的以为月亮真的会吃那些东西。不大一会儿,就有些等不了了,迫不及待的催促母亲把盛有月饼和水果的盘子端进屋,因为在那个时候,生活条件有限,日子过的并不富裕,这些好吃的东西我们平时都不怎么能吃得到,只有在过节的时候才会买一些。母亲把盘子端回屋子里,我总会先仔细看看,这些东西少了没有,月亮到底有没有吃,可是怎么看都觉得东西好像并没有少,疑惑之余,转念一想,可能是月亮吃的太少,看不出来吧。那时候觉得月饼真香啊,皮酥馅饱,甜而不腻,口味醇厚。一口咬开月饼,舍不得狼吞虎咽的几口吃完,而是要慢慢的吃,细细的品,有时候会单单抠出一颗瓜子仁,花生仁或者葡萄干来吃,这种小孩子式的吃法也是别有一番趣味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渐渐长大,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才明白自己小时候原来那么幼稚,才明白月亮上根本没有那位缥缈不定的月宫佳人,也没有那只可爱的小白兔,更没有那位执着的吴先生,那些只是神话传说而已。而中秋节的月亮也被寄托了更多的情感,有思念故乡之情,有思念亲人之情,有期盼丰收之情,月圆亦兆人之团圆。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对月亮也是情有独钟。饮酒月下,尽情赏玩,有李太白举杯邀明月,有苏东坡千里共婵娟。人们亦以月之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之悲欢离合。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宋《东京梦华录》有记载:“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宋代的中秋节已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今日还是古时那轮明月,可世间早已是物是人非了,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传统节日越来越商业化,渐渐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中秋节的节日气氛远远没有那么浓烈了,仪式感也没落了,回想起小时候,自是万分怀念,感今之中秋,不觉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