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地级市,是2018年全国百强县市排位的58名,在整个西部地区排名第一,代表着西部地区富裕县市的最高荣誉。
然而这个富甲一方的经济强市,在100多年前差一点跟随外蒙古独立,成为万劫不复的域外国家。
1911年,武昌爆发起义,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中国各省纷纷响应,宣布独立,摆脱清政府的统治。外蒙古同中国其它各省一样,在王公贵族的带领下宣布独立。到1913年,受俄国沙皇的蛊惑支持,内蒙古的伊克昭盟、巴彦淖尔盟等六个盟也意欲脱离中国,赴外蒙古独立的后尘,加入外蒙古行列。当时从清朝这个废墟上通过暴力革命建立起来的“中华民国”和清朝政府一样,国力虚弱,军阀割据,一盘散沙,根本就顾不上收回外蒙古,内蒙古六盟要求独立也无力阻止。
在伊克昭盟、巴彦淖尔盟等六盟公开要求独立的紧要关头,一位叫井岳秀的军阀站了出来。
井岳秀出生于1878年,陕西蒲城人,幼年喜好武术,清朝末期的武秀才。青年时赴日本留学,在日本参加孙中山组织领导的“同盟会”,1911年10月,参加反清起义,由于其英勇善战,逐渐在部队掌握了兵权。后被“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代总统黎元洪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86师师长,驻守榆林。
(井岳秀)
井岳秀割据陕北二十多年,是个不折不扣的陕北“土皇帝”。在割据陕北期间,他的所作所为完全符合传统意义上反动军阀的形象。政治上,井岳秀始终坚持反共立场,镇压了清涧起义,围剿过谢子长、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杀害了无数陕北初期闹革命的共产党人。并先后制造了榆林东山惨案、米脂十里铺惨案等一系列对进步人士的屠杀事件。
但就是这么一个反动军阀,却在防止内蒙古独立,维护国家统一上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井岳秀任国民革命军第86师师长期间,他的防务范围除了驻守榆林外,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盟、伊克昭盟、巴彦淖尔盟等几个少数民族地区的军事防务也归他管辖。在自己管辖范围竟然有人分割国家领土、追随外蒙独立的大事发生,如果这几个盟独立成功,自己可要承担千古罪人的骂名。在这个大是大非面前,井岳秀没有糊涂,他审时度势,带领军队远赴内蒙的河套、鄂尔多斯等地区,凭借自己与乌审旗大喇嘛扎木萨这位蒙族首领的特殊关系,与这位蒙族首领一道游走闹独立的六盟,并通过交友、比武、“拜把子”等活动,与各盟的王公贵族拉近关系,取得他们的信任,用各种手段劝阻各盟的王公贵族不要受俄国沙皇的蛊惑操纵,放弃独立的想法。在井岳秀坦诚的态度感染以及进驻军队的震慑下,蒙古诸王公最终与井岳秀达成了《答库伦檄》(‘檄’是一种相同于‘宣言’的文书),使俄国与外蒙古意欲分裂中国的阴谋未能得逞。
(井岳秀与内蒙古王公贵族“拜把子”结义)
1925年,在河套、鄂尔多斯一此激进分子的扇动下,内蒙六盟又欲独立。井岳秀为制止内蒙独立放弃了率军南下支援杨虎城的想法,屯兵鄂尔多斯,威胁内蒙的其他盟区,使内蒙诸王公再次放弃了独立的念头。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东三省,并成立“伪满州国”。在日本的操纵下,伪满州国准备将成陵(成吉思汗陵)迁往奉天(现在的沈阳),外蒙古也乘中国国内混乱,也准备组织队伍,将成陵搬往乌兰巴托。为防止伪满蒙势力染指成陵,以此挑动内蒙独立,井岳秀派重兵守护成陵,并有意将成陵由鄂尔多斯迁往内地保护。但后来因井岳秀的意外死亡而中断。抗战开始后,井岳秀的继任者邓宝珊完成了井岳秀的意愿,将成吉思汗陵从鄂尔多斯的伊金霍洛旗迁移到甘肃省榆中县兴隆山,后又迁移到青海省湟中县的塔尔寺(现在的成吉思汗陵是1954年在蒙族人民群众的要求下从青海迁回来的)。成陵的迁移一方面使这一民族历史瑰宝得以保护,另一方面也使内蒙人民和内地的联系更加紧密。
(清朝末期的成吉思汗陵)
(现在的成吉思汗陵)
由于井岳秀的极力阻止,伊克昭盟、巴彦淖尔盟等六盟最终没有从中国分裂出去。党中央、毛主席在延安时期,毛主席曾对井岳秀的功过进行了评价,说他虽然在大革命时期杀害无数陕北红军和进步人士,但他在维护国家统一、维护领土完整的国家利益面前,是有重大贡献的,他的“功”是大于“过”的。因为他的努力,一个完整的内蒙古最终留在了中国。